第十届航天运载器结构技术——轻合金材料应用与体系规划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15-11-09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10月31日,由航天轻合金环形构件研发中心、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主办、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无锡市派克重型铸锻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届航天运载器结构技术——轻合金材料应用与体系规划研讨会”在中南大学新校区中铝科技大楼举行。
中南大学党委高文兵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院长钟掘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张智型号总设计师、胡宝刚副总经理、采购部杨庆功主任、总体设计部崔军型号副总指挥、技术发展处刘靖东处长、无锡市派克重型铸锻有限公司是玉丰总经理、北京工业大学宋永伦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述泉教授等8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我校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黄明辉教授、轻合金研究院副院长陈康华教授、黄元春教授等200多名轻合金研究院、机电工程学院师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航天轻合金环形构件研发中心黄诚主任主持。
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代表张尧学校长和中南大学致欢迎辞,并介绍了中南大学具有突出特色的“有色金属学科群”和轻合金研究院,表示全力支持航天总体设计部、中南大学、无锡派克重型铸锻公司,联合成立的航天环形构件研发中心,成为我国航天事业高品质整体构件的科学研究、核心技术突破、产品基地,同时,勉励全体同学沉下心来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兴盛贡献力量,为中华民族“壮筋骨,强肌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刘靖东处长代表航天一院也表示,希望航天环形构件研发中心能发挥三家优势,推动航天构件制造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本次研讨会作为“航天运载器结构技术”的系列会议,秉持钟掘院士提出的“发挥航天单位总体设计部门的引领作用、中南大学的材料研究和构件制造技术创新、优秀企业的先进制造装备优势,为我国航天事业打造设计、材料、制造一体化平台”的思想,重点围绕“航天用轻合金材料应用与体系建设”的主题进行交流与讨论。主要包括:航天运载器结构轻合金材料的现状与发展需求、新型轻合金研发、轻合金新材料与结构件制造、航天用高强铝合金大规格铸锭制造、高强铝合金环形构件塑性成形、航天构件新型制造技术、大构件制造与连接的残余应力消减等多个研究方向。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王端志副主任、中南大学李晓谦教授、无锡派克公司李姚君副总经理分别做了“航天运载器结构轻合金材料应用与发展趋势”、“ 2XXX系高强铝合金大规格铸锭制造”、“ 铝合金环形构件塑性成形工艺研究”的主题报告。中南大学湛利华教授、贺地求教授、李新和教授、吴运新教授分别做了“高强铝合金大型整体壁板蠕变时效形性协同制造研究进展”、“超声辅助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大型薄壁回转构件稳定旋压技术”、“高强铝合金材料构件残余应力”等数场交流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和师生们还听取了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副院长陈康华教授的《7XXX系超高强铝合金研究进展》、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张劲博士的《航天运载器铝合金体系发展研究》、中南大学刘楚明教授的《高强变形镁合金大型构件工程应用研制》、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副院长黄元春教授的《中南大学新材料工程中心生产及质量体系介绍》等学术报告。大会还特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述泉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宋永伦教授分别做了《钛合金3D打印》及《铝合金结构焊接的若干关键问题》的学术报告。
在专家点评阶段,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型号总设计师张智指出,随着航天运载器的发展,不仅追求高性能,材料品质、制造工艺的稳定性和低成本也是非常重要的目标,未来需要品质更好的轻合金材料、更稳定的构件制造工艺技术;钟掘院士在点评时指出,未来航天事业的发展和需求,需要我们和设计单位有更多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认识航天材料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需求的发展,从设计、材料、制造每个环节做更科学深入、技术精细的工作,为我国的航天事业的高端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此次研讨会,汇集了航天一部、相关高校、制造企业三个方面众多一流专家、学者的智慧建议,将积极推动航天轻合金材料应用与制造的发展。
会议期间,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了轻合金研究院国家高性能铝材工程化与创新能力建设基地、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